印巴冲突的导火索,是克什米尔一个景区的恐怖袭击。当时,游客们正沉浸在欢乐之中,武装分子的突然扫射,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,造成大批游客伤亡。
印巴冲突的导火索,是克什米尔一个景区的恐怖袭击。当时,游客们正沉浸在欢乐之中,武装分子的突然扫射,瞬间打破了这份宁静,造成大批游客伤亡。
印度政府旋即指责巴基斯坦为武装分子的幕后支持者,为了“教训”巴基斯坦,印度空军迅速展开轰炸行动,宣称打击的是恐怖分子窝点。
巴基斯坦自然不愿平白受辱,果断还击,双方军队在边境激烈交锋,空军为主力,地面部队也不时参与战斗。
好在,在国际社会的积极调停下,双方于10号签署了停火协议。印度还开放了印度河上游大坝水闸,缓解了巴基斯坦下游水电压力。
表面上看,印度似有让步之举,但更多人认为,这不过是为自己留条后路。印度总理莫迪虽接受停火,态度却暧昧不明,声称此次停火只是权宜之计。
印度一边大肆宣扬在冲突中取得完胜,一边却暴露了自身战略短板。与巴基斯坦一战,印度并未占到便宜,军事上难以给予致命一击,且若战事拖长,经济恐难承受。同时,国际舆论也未站在印度这边。
在诸多打击之下,颜面尽失的印度,选择了“秋后算账”,而目标并非巴基斯坦,而是曾支持巴方的土耳其和阿塞拜疆。
中巴关系之铁,举世皆知。巴军在印巴冲突中使用的歼10C战斗机、pl系列空空导弹等,皆来自中国。从这个角度看,印度若要报复,中国似乎也在其列。
在经济方面,印度凭借对土耳其的贸易顺差,掌握主动权,施压土方;对阿塞拜疆,则抵制其石油及相关产品。学术与外交上,印度知名高校暂停与土耳其大学的交流项目,切断政府对话,孤立两国。印度民航更是取消土耳其切莱比公司在孟买等机场的服务合同,还煽动民众抵制土耳其旅游,影响其旅游经济。
面对印度制裁,土耳其外长指责其破坏双边关系,阿塞拜疆也发表声明表达不满。但印度对此置若罔闻,其国内民众反而团结支持,印外交部坚称这是对敌对势力的警告。
中巴关系之铁,举世皆知。巴军在印巴冲突中使用的歼10C战斗机、pl系列空空导弹等,皆来自中国。从这个角度看,印度若要报复,中国似乎也在其列。
然而,目前中国成为印度下一个目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。军事上,印度已在冲突中领略到中国制造武器的威力,且中国军事体量庞大,拥有完整国防工业链和强大核威慑力,印度不敢轻易挑衅。
经济层面,中印贸易额超千亿美元,印度在电子、医药等产业对中国依赖严重,一旦撕破脸,其本土制造业难以填补供应链空缺,损失巨大。
再者,中国一直倡导世界和平,在印巴冲突前就积极劝和。
印度在舆论本就不占优势,此时与中国作对,无疑是自找麻烦。莫迪虽行事嚣张,但并非不懂其中利害,不会轻易对中国下手。
印度“秋后算账”看似强硬,实则如纸老虎,暴露了自身缺陷。在这个倡导合作共赢的时代,霸权主义已行不通。印度与其执着于“算账”,不如思考如何与各国携手共进,共同发展。